导航

抗震救灾对防范灾害能力建设的启示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0-09   浏览次数:156
   一、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提高科学预测和防范灾害的能力

  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源泉,每一个重大突破,往往会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地震灾害预测难度大,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我们能科学把握地震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就能够更多地挽救生命和减轻损失。

  加强防灾减灾研究。树立全面防灾减灾意识,防止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当前,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这次地震毁损严重的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其它建设工程进行质量和抗震性能鉴定,保存有关资料和样本,搞好防震抗灾分析研究。要着眼长远,面向全人类,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研究,揭开更多的自然奥秘,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要强化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完善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监测站网,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

  切实保障基础研究投入。国家要充分发挥支持基础研究的主导作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相关要求,在编制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时,应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应通过项目、财税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省市,结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二、必须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确保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危机尤为重要。应当看到,这几年各级应急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基础仍然薄弱,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关联性、危害性和应对的难度在增加。要坚持把加强应急管理贯穿于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全过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进一步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后,整个国家的应急措施迅速启动,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健全现代突发事件管理体制和应急机制方面正在走向成熟。当前,要下功夫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使街道、乡镇、社区、村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都有各自的应急预案。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要采取规范标准、评估分级、试点示范、奖惩考核等措施,在城市和农村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示范社区、示范村创建工作,提高基层整体应急管理水平。要加强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演练和评估工作,确保同一层面预案之间和上下级预案之间,在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等各个环节实现有机衔接,切实把预案的东西变成实战能力。

  抓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建设,夯实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将应急管理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和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奖惩制度,对不履行职责引起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对预防和处置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要尽快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应急资源征收、征用补偿制度,探索利用保险等各种市场手段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各类应急队伍综合协同应对能力。强化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增加储备品种、完善储备设施,提高备用生产能力,健全应急物资的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要建设好国家、省、市三级综合应急平台,以及各有关部门和领域的专业应急平台,实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要建立及时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

  (作者系铜川市常务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