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

发布人:张俊峰  发布时间:2022-04-18   浏览次数:139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作者:张忠军

        我们党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他深刻指出:“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这些重要论述饱含着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深刻揭示了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客观规律,为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党员干部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政治上的“元气”

  政党的信仰,是一个政党的初心使命、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的反映,集中体现为政党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信仰一旦被政党成员入脑入心,就会被信奉和尊崇,内化为成员的理性认同和行动自觉,并转化为成员个体坚定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品质。

  信仰的终极价值追求,最终要通过具体的理想来展现。理想是人们从现实出发对未来美好图景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就是践行信仰的过程。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为之矢志奋斗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彰显在向往和追求中的坚定意志。“理想信念”把“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有机地融为一体,并赋予其更加深刻的意蕴,是理想和信念在最高层次的统一,表达风雨不动、坚如磐石的意志定力和信心决心,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和信仰追求上的集中体现。

  事业如屋,信念如柱。一个政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信仰为价值凝聚、秩序维护提供意识形态和精神层面的支持,需要通过信仰的精神纽带作用,广泛地引领、影响、感召和整合社会,动员和团结社会各方面力量,激励人们为实现政党的使命目标而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同的政治信仰,是一个政党领导人民建设国家的思想基础”(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习近平:《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2016年4月19日),《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35页)。因此,能否形成共同的信仰,是一个政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标志。

  我们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崇高追求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奋斗,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各种困苦磨难、经受各种风险考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成功的密码之一就是把理想信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毛泽东早在1920年就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页)。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信仰结合体,是以共同理想信念为纽带而结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身份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梁启超指出:“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简编》第2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3页)

  坚定的理想信念恰如党员干部政治上的“元气”。每个党员干部除了自然生命之外,还有党组织赋予的政治生命。一个人的“元气”已尽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党员干部一旦丧失理想信念,犹如政治生命的“元气”已尽,必然导致政治生命的终结。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8页)他深刻指出:“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385页)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旗帜,是方向,是人的精神之基、力量之源,是战胜一切困难、抵御一切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就能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无所畏惧,在胜利时和顺境中不骄傲不自满,在困难时和逆境中不消沉不动摇,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二、理想信念之核心要义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始终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页)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人民。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我们的“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页)

  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很多场合被直接表述为共产主义信仰。共产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的思想体系、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最崇高的价值追求。它既指学说,也指制度和运动。作为科学思想体系,共产主义是指共产主义学说或共产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为什么要实现和怎样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指导思想。作为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最科学、最合理的社会制度,生产力高度发展、人得到全面发展,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实现人类自我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作为运动,共产主义运动是指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实践运动。只有每个共产党人自觉投身于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最终实现。

  实现共产主义这种社会制度,将是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若干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最终达到。但是,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实践运动,又是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之奋斗和牺牲,那共产主义就真的永远实现不了了。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52—153页)

  毛泽东曾经生动地说:“虽然理想一定要有,但是还要结合一个东西,叫做‘现实’。”(《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61页)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是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相结合、历史必然性和发展阶段性相统一,既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必然经历若干历史阶段,是由一个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从而立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正确把握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并据此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

  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每个党员入党时的庄严承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具体实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信仰马克思主义,自然而然就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饱含对共产主义事业、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以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坚强意志,就要坚定共产主义必然要实现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三、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信仰的形成、理想信念的确立,自有其内在规律。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是天生的,不是后天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如同身体补钙壮骨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长期过程,需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迭代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求是》2018年第1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不能靠一时的冲动,也不能靠朴素的感情,这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理性选择,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作支撑,经受不同寻常的砥砺磨练和淬火锤炼。

  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阳明有言:“真,吾之好也。”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在于强化理论思维、提高理论素养。必须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作为看家本领。要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理论,也是一种崇高的信仰体系,内在地蕴涵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建立在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基础之上,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自觉把握之上。要坚信党的理论主张能够牢牢站在人类社会的道德和道义制高点上。在理解党的理论主张基础上,相信和信任党的理论主张,并进而信奉党的理论,由最开始的相信和信任变成信奉。只有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真理的深刻理解上,建立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追求上,才能让真理武装头脑、让真理指引理想、让真理坚定信仰,才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了当今世界的“本”和“道”。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这一思想蕴含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无比忠诚,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政治使命和高尚政治追求,构成了这一思想的鲜明标识和政治底色。这是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的科学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自觉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首要任务和必修课。深刻领悟“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决定性意义,深刻领悟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坚定理想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信仰力量、实践力量和人格力量,坚持让真理武装头脑,让真理指引理想,让真理坚定信仰,自觉把真理认知成果转化为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真理之力激扬使命,用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坚持知信行合一,真正做到知之、信之、行之。坚定理想信念,既需要加强理论武装,经常在“心中悟”,也需要“在事上磨”,坚持用党性原则正心、诚意、修身、洁行,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政治历练、党性淬炼,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求是》2018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坚持实事求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把党的理论转化为理想信念的媒介,也是锤炼党性、检验理想信念的考场。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崇高的,但坚定信仰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坎坷和荆棘、挫折和失败。只有经风雨、见世面,经受大风大浪考验、经受急事难事磨练,把所信奉的党的理论主张,变成指导工作生活的信念,在各种挫折、诱惑、危险、风险、挑战面前,在各种风云变幻、社会变革、思想多元多变的背景下,能够历经非同寻常的内心煎熬、意志磨炼,做到无坚不摧、坚如磐石,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风雨不动安如山”,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永葆政治本色,保持战略定力和前进动力,信念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得以形成。

  坚定理想信念,也需要党员干部勇于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锻造自己。要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敢于刀刃向内,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理想信念的核心要求,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国之大者”出发,经常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真正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领导干部,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神圣称号,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主任]